魏氏淵源始祖畢公高至畢萬公世系表 魏炳煌 敬撰 夫古家之繁延必有譜牒,如國之承傳必有青史。人之生衍或千或萬,而其淵源則一也。故追根溯源、敬宗愛祖乃為人後裔孝思之本也。我魏姓宗族,泱泱大姓,遠溯華夏溯源始祖軒轅黃帝,唐堯虞舜、夏禹成湯,以降西周文王昌公第十五子畢公高,佐武王滅紂有功,遂封於畢陌之地,相傳十餘代,裔孫畢萬仕晉有成,授封魏地即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一帶,子孫遂以國為姓,望出鉅鹿,是為燈號、祖籍發祥地。 五年前懇親大會後有幸接四川省江油縣魏毓斌宗親親自寄來該地大清咸豐年間所修較正確徵公之鉅鹿家族『魏氏家譜』乙冊,詳閱之實令我喜出望外、受寵若驚,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如果此魏氏家譜所載屬實,自我先祖大唐名相先祖魏徵公之後子裔於閩南、閩西之福建南靖梅林及永定古竹魏氏宗族自有元、明、清歷朝以來以訛傳訛、張冠李戴,拜錯祖宗、接錯支脈的疑惑與困境於此都得正解,其更能更正以往我魏氏各支房修譜時所發生訛誤致使諸多族譜魯魚亥豕、馮京馬涼、滄海遺珠、疏漏乏週之處得以正本清源、正確釐清。僅將該譜送本總會「文獻族譜委員會」審議並將魏徵公之家譜登列如下,以便日後各房參考補正 然更難能可貴的是,吾族魏氏每房每派修譜時,對吾族魏氏淵源始祖奈何因時代久遠、欠缺資料往往僅言遠溯華夏溯源始祖軒轅黃帝,至周文王姬昌公,第十五子畢公高再相傳十餘代至裔孫畢萬公,畢萬公仕晉有成,授封魏地是為創姓始祖,一語帶過。前日更有幸蒙山東棗莊魏成剛宗長與北京大學魏教授,棄而不捨、翻箱倒櫃,總算在茫茫歷史譜碟中查出自魏氏淵源始祖畢公高至畢萬公十五代的世系表,此世系表的補正對吾族魏氏日後的修譜工作確實是驚天動地、功德無量,此世系表的代表著我魏氏宗族自華夏溯源始祖軒轅黃帝至現在魏氏子孫約一百四十五代沒有斷層,換句話說我們魏氏的族譜不是像往常一樣是個斷代譜。
一、 華夏溯源始祖軒轅黃帝至吾魏氏太始祖周文王姬昌公系統表
【確實古傳各姓氏中華公譜之年代,自軒轅氏黃帝老祖宗以降第十九世為周文王姬昌公,依《中華帝王年代表》推算,黃帝約即位約於西元前2640年至周武王即位於西元前1122年《歲次己卯》僅廿代,計算每世代相隔75.9歲,與正常人壽命不符似乎不合常理,正常每世代相隔應該以20~30年方標準合理!不過不僅各姓氏家譜、族譜如此以訛傳訛、張冠李戴,就是中華國史自黃帝開始〈光即位就一百年〉唐堯、虞舜、夏、商、周都是中國歷史的傳說空窗期,自東周起才有每月的大事紀歷史,以前結繩記事、築巢為屋都是人云亦云、不可考的史前史,若依正常人生世代交替每世代以27.5歲計算,黃帝軒轅氏至周武王應該相距約五十五世,非公譜所載僅廿世。但在沒有更正確的歷史文物出土佐證時,我們也僅能以訛傳訛、人云亦云的表列】。
第一世祖畢公高:文王第十五子也。出自姬姓與周室同姓。王伐紂而高封於畢,於是為畢姓,居長安西北,生三子長曄、次魴、三曉,其後絕封為庶人。裔孫畢萬為春秋戰國晉獻公大夫,平霍、耿、魏三小國,有戰功,封於魏,因為魏氏,即魏姓之始祖也。
魏氏淵源始祖畢公高至畢萬公世系表 太始祖 第一世 第二世 第三世 第四世 第五世 第六世 第七世 第八世 第九世
文王昌公→畢公高 → 畢曉公 →畢運公→ 畢菜公→ 畢熊公→ 畢閼公→ 畢峰公→ 畢肅公 →畢密公
第十世 第十一世 第十二世 第十三世 第十四世 第十五世 (下接魏氏二世祖)
畢通公 →畢墩公 → 畢留公 → 畢鎮公→ 畢显公→ 畢萬公 → 魏犨公
第二世祖畢曄公:畢公高之長子,生二子,長預、次和。 第二世祖畢魴公:畢公高之次子,生一子,素公。 第二世祖畢曉公:畢公高之三子,生一子,運公。 第三世祖畢預公:畢曄公之長子,生二子,長衡、次費。 第三世祖畢和公:畢曄公之次子。 第三世祖畢素公:畢魴公子,生二子,長願、次陳。 第三世祖畢運公:畢曉公子,生二子,長成璜、次菜。 第四世祖畢衡公:畢預公之長子,生二子,長籍、次副。 第四世祖畢費公:畢預公之次子,生一子,梁棟公。 第四世祖畢願公:畢素公之長子,生二子,長宗、次尚。 第四世祖畢陳公:畢素公之次子,生一子,惟公。 第四世祖畢成璜公:畢運公之長子,生一子,謂公。 第四世祖畢菜公:畢運公之次子,生二子,長熊、次霸。 第五世祖畢籍公:畢衡公之長子,生一子,敏公。 第五世祖畢副公:畢衡公之次子,生二子,長斐遷安邑、次棐遷治南。 第五世祖畢宗公:畢願公之長子,生二子,長贈、次村。 第五世祖畢惟公:畢陳公之長子,生二子,長御、次齊。 第五世祖畢熊公:畢菜公之長子,生一子,閼公。 第五世祖畢霸公:畢菜公之次子。 第六世祖畢閼公:畢熊公之長子,生三子,長祥為十師、次肇居鎬、三峰為將軍。 第七世祖畢峰公:畢閼公之三子,生三子,長有聲、次考為大夫、三肅。 第八世祖畢有聲公:畢峰公之長子,生二子,長銷、次檀。 第八世祖畢考公:畢峰公之次子,生二子,長銷、次檀。 第八世祖畢有聲公:畢峰公之長子,生一子,和孝公。 第八世祖畢肅公:畢峰公之三子,生一子,密公。 第九世祖畢密公:畢肅公之長子,生一子,通公。 第十世祖畢通公:畢密公之長子,生一子,墩公。 第十一世祖畢墩公:畢通公之長子,生四子,長留、次澈、三襄、四倫。 第十二世祖畢留公:畢墩公之長子,生一子,鎮公。 第十三世祖畢鎮公:畢墩公之長子,生二子,長显、次皇。 第十四世祖畢显公:畢墩公之長子,生二子,長畢萬、次畢晉。 第十五世祖畢萬公:畢显公之長子,生一子,畢犨。畢公高之十五世孫,與趙夙同事晉獻公為大夫,有戰功,封於魏,食采即現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因為魏姓始祖,子孫即以國為姓,望出鉅鹿、任城。後晉獻公卒四公子爭立亂,畢萬之世彌大。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魏氏
( 湘ICP备18018658号-1 )
GMT+8, 2023-1-29 13:36 , Processed in 0.100208 second(s), 15 queries .